|
如果几年后回过头看,2023年可能会被认为是涪陵榨菜的重大转折点。那一年,公司迎来了23年来的首次换帅,创始人周斌全离开了,涪陵榨菜也经历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业绩双降,股价一度暴跌近70%,市值蒸发超过300亿。 @/ s6 \4 @/ O, Q5 y3 P1 j; z
. g" Y; ?4 C1 ^2 e! Z5 C) H% C在过去的23年里,周斌全将涪陵榨菜打造成了中国最知名的榨菜品牌,并且让它成为A股的“榨菜茅”,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消费行业的明星企业。但随着周斌全的卸任,似乎也预示着涪陵和整个榨菜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。接下来的领导人想要重现那种高速增长,似乎变得更加困难。
7 M' H6 ~( U, @; {' \1 _3 T' j! g( T+ [- s# {
业绩下滑:新掌门难扭转乾坤) |; A* x: [/ d$ a ]5 B
2023年,涪陵榨菜迎来了换帅。周斌全卸任后,80后的高翔成为新掌门。可是,一年来的新成绩单却并不亮眼:2024年涪陵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了2.56%和3.29%。而且,2024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反弹也只是短暂的,随后的下降趋势再次让人看不到希望。
& N8 j( x6 _7 x4 B; c) i1 L( _! U2 e/ C% [
不仅如此,涪陵的经销商数量也大幅减少,尤其是在华南地区,经销商数量几乎减半。这一切都显示出涪陵面临的市场压力。
& a% @' v! F1 l+ H
0 |1 z: e3 L5 e6 b; l* T5 d3 }9 h. H. X多元化策略未能成功9 A& V1 g f6 Q( S5 J9 m
为了摆脱对榨菜的过度依赖,涪陵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尝试多元化业务,涉足萝卜、海带和泡菜等产品。但这些新业务的市场反应却平平,且增长空间有限。2024年,泡菜和萝卜的营收分别下降了近5%和50%,这些新产品未能成为涪陵的新增长点。
F) a) l1 z, B g8 n8 R; i
0 L8 _/ `& ]) R* _4 j. [; v曾经涪陵依赖提价维持高端形象,但最近几年,由于销售不佳,涪陵不得不进入低价区间,结果导致盈利能力大幅下降。销售毛利率也有所下降,这意味着涪陵的盈利压力越来越大。
* H( |# ^9 N. ^2 Q6 D- ?$ b. K; T1 m g
逆势扩产:涪陵的扩张梦想/ E+ A9 [4 {% ~! l* U& K- c
尽管面临困境,涪陵依旧决定扩大生产规模。早在2020年,涪陵就计划投资33亿元建设一座智能化生产基地,预计六年后可增产20万吨榨菜。但问题在于,涪陵的产能已经过剩,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不到80%,东北基地的产能利用率更低。这时候再扩产,可能并不是明智之举。
; H9 |; A3 t7 \* S* ^ g+ \+ T
* [# n1 r# |* F9 F. e涪陵认为,国内酱腌菜消费的空间依然很大,尤其与日本和美国相比,中国的酱腌菜消费量差距巨大。然而,这种推测其实并不完全合理,毕竟,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的不同,不能简单地以消费量差异来预判未来市场的巨大增长。- L) `$ N9 n3 f5 n1 l5 H
6 J7 k# [' j( u) f1 v榨菜市场的困境
2 O- E" V H7 q3 {: r+ g* r- w曾有财经专家提到,榨菜已经成了低收入群体的标配,遭到了不少嘲笑。其实,真正的问题是消费市场和消费场景的变化——榨菜的市场需求已经开始疲软。
' k: ]% c* E" e" R% q& L! Z j! M" q$ H6 o- m& _
过去涪陵的高速增长,靠的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流动人口。随着城镇化放缓,流动人口减少,榨菜行业的增长也逐渐停滞。而且,和涪陵的主要搭档方便面一样,榨菜也开始面临市场萎缩的困境。% | i' F- }2 Q# J7 e
9 v, d L4 u V4 [ z3 c作为一个曾经受益于时代红利的公司,涪陵现在正面临着行业变迁的挑战。在这种情况下,或许涪陵该放弃高增长的执念,转而坚持“剩者为王”的策略。0 _6 S7 P* ^/ Q \; N4 [( c
+ k9 r/ p4 {4 o6 q8 C S% H% M* {0 o7 V
|
|